推广 热搜: 系统  食品  水处理  废水处理  北京  树脂  投资  环境  信息   

中持股份邵凯:环境技术领军企业战略布局与“30/60”展望

   日期:2021-04-06     浏览:1797    评论:0    
核心提示:在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持股份凭借在水务市场多领域生态布局和技术创新迭代的实力,再度荣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
       在“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持股份凭借在水务市场多领域生态布局和技术创新迭代的实力,再度荣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今年初,中持股份围绕“长江大保护”,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长江环保集团,进一步提升了战略布局高度,拓展了环境服务维度。2021,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行业新机遇,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凯以“新开局,再出发——环境技术领军企业战略布局与‘30/60’展望”为主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中持股份的一些理论思考和行动规划。

邵凯

一、 浅析环保行业细分领域碳减排

我国水环境治理,经历了从点到面、再到流域的发展阶段,流域治理的深远生态内涵不言而喻。无论是《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的研究制定,还是首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的颁布实施,都让整个行业迎来了重大转型契机。对此邵凯认为,长江大保护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流域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治理长江是我们这一代环保人梦寐以求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行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

碳达峰、碳中和 “30/60目标”,是另一个举足轻重的时代背景。通过一张图,邵凯向与会者展示了我国与欧盟碳达峰至碳中和所需的时间跨度和年减排量上的巨大差距。

欧盟与中国CO2排放量对比

图片来源:《中国 2030 年碳排放达峰研究进展》李侠祥、张学珍等,欧委会,能源基金会,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基于这样的判断,中持股份在低碳目标指导下,结合自身核心竞争力,将关注点重点放在工业及工业园区、有机废弃物、市政污水这三大环保领域。

工业和工业园区碳排放:贡献占比30%左右

面对这样一个减排空间,我们一方面要从环保角度入手,做好污水的资源化以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优化系统治理,但更为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做好源头解决。

国家在推动工业和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方面立意长远,并持续发力,近年来已发布16项政策鼓励绿色产业园及相关体系建设,对此,地方层面也纷纷响应,相继发布30余项落地方案。邵凯介绍,我国目前也有专门的组织和机构牵头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的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而中持股份正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有机废弃物碳排放:贡献占比达40%左右

有机废弃物可提供电热替代能源——生物质能,要充分利用生物质能负碳属性;其中的磷、钾等可以拿来进行资源化的利用。无论是从市场空间还是从治污成效来看,期待空间都非常巨大。

市政污水碳排放:贡献占比约10%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了20年,更多的工作是在推动水的资源化上下功夫。八年前,中持股份就开始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同时也推出了一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示范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这一领域的资源化实践仍大有可为,正如曲久辉院士对下一代污水厂提出的“低耗、循环、清洁”的愿景方向,污水厂未来将继续朝着低碳节能、环境友好的目标向前发展。

二、蓄势贡献碳减排,助力长江大保护

聚焦碳排放在以上三个领域中的市场空间,邵凯结合中持股份多年积淀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分享了公司近几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对下一阶段业务布局的思考。

1. 示范引领:三个技术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1) 工业园区及工业污水——专业专注,技术领先

中持股份紧抓长江大保护的战略契机,致力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技术体系的深度构建。中持围绕技术、财政和管理三个层面,从早期的点源治污,向专业化、系统化治理的方向转变,打造生态可持续优化、价值可持续创造的绿色园区。

基于十余年的工业环境服务经验,中持在工业园区构建起IES模式。相较于传统单一的末端治污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这一模式从“技术可持续、财政可持续、管理可持续”三个维度着眼,建立起详细的服务清单、细致的工作流程和清晰的责任分工,可高效服务于工业园区供水规划、废水治理和回收利用的全流程,有效解决了上游排污企业监管管理难度大、污水厂达标风险高、园区水环境无法持续改善等一系列难题。

  慈溪东部污水处理系统项目

  该项目开启了园区污水厂“厂+管网+泵站+门户”四位一体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污水的达标排放和环境风险的稳定控制,相当一部分污水经处理后可进行循环回用。面向未来、全域管理,预防为主、管控为辅,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成效,为环境质量改善贡献专业服务价值。

  2)污泥及有机固体废弃物——构建城乡物质良性循环

  在有机废弃物方面,中持股份综合有机固废处理及利用技术体系,直面流域治理中的农业污染源问题,构建起了“4+1”的解决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储备和装备创新,现也已完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区域带动效应明显、生态价值突出,未来还将结合全域治理需求深化这方面的实践。

  多年前,中持率先提出并持续践行“构建城乡物质良性循环”的理念,旨在充分利用生物质能负碳属性,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并实现生物质能源的回收,以此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碳减排。

  近期,典型的滚筒好氧发酵技术和高干厌氧发酵技术系列技术在江苏、浙江、上海的几个项目服务中均得到了行业、客户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生活垃圾填埋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在有机废弃物处理模式上,中持股份多采用整县推进方式,以日处理规模近千吨的新乡项目为例,该项目负责全县域畜禽养殖粪便、农业秸秆、餐厨、厨余等有机固废的协同处理。同时,项目还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分类,以加快填埋场的快速成熟化和稳定化,并同期产生大量的有机生物质能。

3)市政污水——理念前瞻 创新实践

在市政污水领域,为了更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承担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中持股份将继续深刻践行“四个追求”,致力于以概念厂为引领的未来水厂的建设运营,建立起基于资源循环的治污新模式,重新定义污水厂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自打进入市政污水处理领域起,中持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推动中国污水处理厂完成由跟跑者向领跑者的蜕变。恰逢2014年左右,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概念厂专家委员会,并提出“建设面向未来,超越当今世界先进水平20年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的愿景目标,而这一目标的提出,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持污水处理概念厂事业的缘起。

概念厂的建设,是围绕“水质永续、能源回收、资源循环、环境友好”四个追求展开的,在过去六七年间,中持股份持续建设运行了一批1.0版的污水处理厂概念厂,以商业之道打通了城乡良性物质循环,实现了污水治理基础价值向产业价值、社会价值的转变。


中持实践:概念厂1.0—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

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项目

该项目为中持承建的首座概念厂,设计处理规模4万吨/天,氮磷精处理,出水高于一级A标准。同时,项目还建立了有机质处理中心,能量自给程度满足厂区能耗的40-60%,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资源化,真正践行了“污水厂是能源工厂”的治理理念。


中持实践:概念厂2.0—宜兴概念厂

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项目

2021年,概念厂2.0版——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即将投入运行,项目同样配建了生物有机质中心、水质工艺中心和生产研发中心。对比最早的1.0版的概念厂冬季40%和夏季60%的能量自给率,宜兴2.0版的概念厂更具引领性,其能量自给率将达到80%,同时,自持的丰富有机质能和热能,能够更从容地实践节能降耗,并美化周边绿化景观。

2. 持续创新:利器技术产品

环境服务,技术先行。自成立以来,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是中持股份的战略核心和成长利器。近两年来,在不断地自主研发、吸纳链接和创新迭代中,中持已搭建起初具规模的技术产品事业群,多领域、多品类的技术产品互为协同、互相推动,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服务优势。

在中持看来,技术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开放而持续的过程,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要想构建和完善一个技术体系,如果没有不断创新和迭代的技术和技术产品,就会没有根基,” 邵凯这样表示。

中持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积极应对环境改善问题,持续探索并创新。邵凯简要介绍了以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AdvanGuard臭氧强化生物过滤系统、ClaWon®一体化多效澄清系统等为代表的中持利器技术产品。

3. 战略南移:助力长江大保护

今年年初,中持江苏分公司注册成立并建立南京总部,南京总部校园招聘顺利开展、成果初现,中持股份推进实施的业务南移战略逐步落地。与此同时,更多标志性的项目服务和行业合作也在进行密集而高效地统筹。东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PPP项目、连云港化工废水深度提标改造项目、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提升改造项目、宜兴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等,紧锣密鼓有序展开,沉淀原有经验基础,不断升级迭代。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长江有着旺盛且高层级的生态建设需求,市场空间不可估量,但同时也考验着一家环保企业的眼界与信念。

“长江大保护,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自中持加入到这份事业当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全力以赴肩负起这项光荣的使命了。”邵凯表示,围绕新的战略定位,中持将以服务央企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一方面围绕三个技术体系打造创新集群,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在统筹已有项目和区域布局的基础上,发挥各区域间的协同优势,实现点面结合的流域治理成效,高效助力长江大保护事业的推进。

可以预见,有了这般清晰的思路,中持股份未来的事业势必会以一种更大的市场格局铺开,也会有更多“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环境价值会被创造出来。 “让我们以开局的思维,做技术领军企业,以技术主力军的角色,加入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加入到长江大保护事业当中,构建全新迭代的技术服务体系和资源链接模式,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